如何從工作中找到自我價值

📅 文章日期:2025/6/26 by dōTERRA 美商多特瑞
你是否曾在參加會議時心裡想過:「這些話題對我一點幫助也沒有」?遺憾的是,你並不是唯一偶爾會有這種喋喋不休負面自我對話的人。這些出現在腦海中的微小負面聲音,在商業領域中被稱為「冒牌者症候群」(你不是不夠好,而是害怕失敗),它很可能會影響你的職場發展與人際關係。
當你面對成就卻總是自我否定,認為自己只是運氣好時,就是冒牌者症候群的表現。要對抗這種心理狀態,關鍵在於學習掌握個人內在的力量,重新肯定自我價值。
來看看以下五種常見的「冒牌者症候群」人格特質:
- 1. 完美主義者
這類人對細節要求極高,往往不願將事情交給他人,寧可自己做,也不太信任同事的能力。對於完美主義者來說,追求卓越並非壞事,但別讓自己精疲力竭。與其獨攬工作,不如教導與引導團隊成員,讓他們理解你重視的是務實與紮實的做事方式。如此一來,每個人都會感覺到自己的工作與意見在團隊中具有影響力。營造一個允許錯誤、無需害怕犯錯的工作環境,是關鍵所在。
- 2. 女超人/超人型人格
你是否為了表現自己對工作的投入而犧牲了休息時間、嗜好與熱情?你是否對自己提出不切實際的高標準?你是否扛起別人的工作,只為展現自己「什麼都能做」?是否一年總是病個好幾回?如果是,那你可能正陷入「超人假象」,而這種人往往對外在肯定有強烈依賴。與其追求他人的認同,不如練習尋找內在的價值。是的,你很聰明、學得快,也非常清楚自己在做什麼。請相信,你在這個團隊中非常耀眼,值得肯定。
- 3. 天才型
這類人往往給自己設定難以達成的高標準,一旦無法達到,就會責備自己。這並不是壞事——他們可能是校園裡的模範生,從小就在不斷的讚美聲中長大。但問題在於,他們會因害怕失敗而逃避挑戰。他們只對自己有把握的任務感興趣,一旦遇到陌生領域,就選擇退縮。與其被挫敗感擊垮,他們更應該鍛鍊自己的心智,認識自己的長處,必要時也要願意尋求協助與學習。當他們在過程中獲得新的知識與幫助,也會發現自己的技能庫又多了一項專長。
- 4. 堅強的個人主義者
這類人即使迷路也不問路,總是習慣獨自完成所有工作,即使不清楚怎麼做、或已經超出負荷,也仍然硬撐到底。他們其實可以透過自我觀察來辨認「驕傲」在何時發揮作用,以避免陷入同樣的行為模式。試著誠實面對自己的驕傲,並思考如何放下這份無謂的堅持。若能學會放手,生活壓力將會大幅減輕。
- 5. 專家型
這是「裝久了就變真的」的極致展現,是一種特別強烈的冒牌者症候群人格類型。他們真心相信自己只是靠著唬人取得成功,並害怕真相被揭穿。他們傾向避免請求協助,因為承認自己不懂某件事,就代表自己能力有缺。這類人常常拼命追求學位、認證,蒐集各種資訊,好讓自己能應付任何交辦任務,即使那並非他們的強項。其實,與其囤積過多知識,不如練習「即時學習」——當情境需要時再學習,這樣所學才會真正有價值。
不要逞強當英雄
要打破這些行為模式,第一步是觀察自己在壓力情境中的反應。如果你發現自己有上述其中一種傾向,請試著接納這一部分的自己,並朝更健康、正向的行為模式努力。
在職場上建立自信,來自於認識自己。當你透過反思,發現某些不利的人格特質時,不需責怪自己,而是將它當作學習與成長的契機。
在心裡替自己設下界線,也要保留彈性的空間。請記得,這是你的人生,沒有理由對自己過於苛求。為自己做的每一件事鼓鼓掌,並且深深記住——你真的很棒。